>

Wednesday, August 17, 2005

我眼中的張國榮 (二)

作者:羅星魁
第二部分:電影
  
《霸王別姬》,《家有喜事》,《春光乍泄》也許還應該加上跨越97中的高跟鞋。 你若問我,你希不希望leslie演這些角色?回答是肯定的,不希望!或者說,《霸王別姬》之後他就應該停一停了。 你若再問我,那你喜歡看《霸王別姬》和《春光乍泄》嗎?回答依舊是肯定的,喜歡! 這是一種恐怕只有fans才能理解的矛盾情感,就像“何寶榮”提名金馬獎時,我雖然感到高興,心裏卻又暗暗祈禱千萬不要得獎! 而原因就在於,我不願意聽別人說:張國榮沒有男人味(比這難聽的有的是),我-不-願-意! 如果是參加“實話實說”,崔永元一定會說我這句話很坦率,是真正的“實話實說”。 我沒有必要去講出一番諸如“電影不是現實”的道理來證明我並不介意leslie參演這種角色,因爲實際上,我非常之介意。同時我也很介意別人對他的看法,we're living in a real world,我們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如果說我欣賞leslie,並不在意別人是否也喜歡他,那就足證我已經虛僞到了極點,而根本沒有權利來寫這篇文章。 這當然和電影無關。譬如在我看來,“程蝶衣”是空前絕後的,坎城影展是否把“最佳男主角”獎給他已不重要了。《春光乍泄》,你嘗試過被兩個男人的感情感動的經歷嗎?王家衛最大的成功就在於他能讓你在感動的時候忘記這是兩個男人,這也再次證明王是個天才。

假如,這個世界真能像我們期待的那樣,不再根據演員在某部影片中的角色來判斷這個人;假如,I'm not a fan of leslie. 那就不會再有這些煩惱。我就可以向朋友們推薦《春光乍泄》,也就可以毫無顧慮的大聲稱讚這部電影。 但那只是“假如”。 所以實際情況卻是:當學校影院放映《金枝玉葉》時,我會請幾個朋友一起去看。輪到《春光乍泄》,我只希望那一天快點過去。幾年前還在上高中的時候,有人在我面前挑釁般的大放厥詞,當時手中盛滿熱水的飯盆就落在了他的臉上。所以如今也就懶得去電影院去惹氣,古人雲:“眼不見心不煩”,如斯也。

而這也引出了我心中蘊藏許久的一個願望:多希望有一天能夠和一些懂得《春光乍泄》的人一起再看一遍這部電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獨守熒屏”。 leslie的電影對我來說可以分爲四種:一個人時會看也願意和別人一起看的,只能一個人欣賞的,一個人時不會看但樂意和別人一起看的,不會和別人一起看但獨自一人時也不會去看的。 《風月》屬於第四種。 理由很簡單,我不喜歡leslie飾演那些軟綿綿,沒有陽剛氣的角色。作“拆白党”騙取女人錢財,姐弟亂倫....看了簡介就能猜到裏面會是什麽樣子,所以我不看,就像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挂》之類,倒找錢我也不會看。“郁忠良”給我的感覺和“程蝶衣”,“何寶榮”帶給我的感動是完全不同的,或許有人把這叫做藝術,那我就寧可背上不懂藝術的名了。我看電影是爲了娛樂自己,而不是想籍此來提高欣賞水平,就像我從來聽不懂所謂的高雅音樂,但我也並不以爲恥。


在網上曾見到有人諷刺leslie最適合演“面首”,這讓我很難受!我甚至有些痛恨讓leslie演那些角色的導演!儘管你可能說這是“無名火”。 關於這方面我想自己說的已經夠多了,不知道我有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接下來還是談一談那些我不但一個人時會靜靜欣賞,而且也願意和很多人一起看的影片吧。 記得有人曾說過,當你突然問你的愛人是否真的愛你時,如果他/她不能馬上回答,而是有那怕是一絲的猶豫,那就意味著不是。我覺得滿有道理,因爲人無意識的反應往往是內心最真實的體現。 那麽我可以保證,當你在大街上突然截住我問:你最喜歡的電影是哪一部?我一定會想也不想的告訴你:《東邪西毒》 1994年的一天,當從朋友手中拿來據他說看了兩遍仍未懂的《東邪西毒》時,我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好奇心的驅使:什麽片子這麽難懂? 隨著氣勢磅礴的音樂,出現在我眼前的是給人視覺以極大衝擊的一望無際的東海,然後是對峙的歐陽鋒和黃藥師,當煙霧彌漫中出現了那一段統領全片的引子的時候,我已經被這大約兩分鐘的沒有一句對白的片頭征服了。那一夜,我連看了三遍《東邪西毒》,也永遠的記住了得知大嫂過世後,歐陽峰站在沙漠中望向白駝山的眼神。 原著者標爲金庸,這絕對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因爲除了借用金大俠幾個人名和綽號外,整部電影和金庸的小說沒有任何關係。其實,原著者應改爲古龍才對,因爲《東邪西毒》絕對是百分百的“古龍風格”! 小學三年級時看了第一部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立刻如癡如醉,那時甚至遍查歷史書就爲證實一下究竟有沒有郭靖和黃蓉。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對金庸式的套路越來越不感冒,感覺就像給小孩看的童話一樣——特別是在我能夠讀懂古龍以後。

金庸寫的是標準的武俠小說,裏面的人物屬於另外一個虛幻的世界,離現實很遠。古龍則不同,他沒有發明什麽“降龍十八掌”,在它的小說中打鬥過程永遠是處於附屬地位的,他把更多的筆墨放在人物的內心世界上。古龍的人物就像是披著古裝的現代人,有著和我們極其相似的情感,而這正是《東邪西毒》給我們的感覺。所以古龍的作品能帶給我恒久的感動,譬如他描述的朋友關係就一直是我的最高追求。像楚留香和胡鐵花,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平時各走各的路,在一起的時候也是互相調侃的多,他們永遠不會說粘粘糊糊的話,然而早生死攸關的時候,兩人卻可以在一句話之間就將自己的性命交給對方。什麽是真朋友?真朋友就是平日裏和你“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爲他堅信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空間,但在你不眠的夜晚卻可以默默的陪你抽煙到天亮,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會無聲的伸出雙手,然後與你相視一笑卻無語的那個人。 你一定忘不了《東邪西毒》中那些充滿了哲理的話語,即被稱爲“思想的碎片”的東西。在古龍的小說中隨處可見,這也是古龍最突出的特點,即用散文詩的形式來寫小說。曾經有一本搜集了古龍作品中這些語言的書《古龍妙語》,我98年在書店一看到這本書就買了五本送給朋友。“年輕的時候總想知道山的那邊是什麽,其實山的那邊還是山,當你到達那兒,你會覺得或許還是這邊更好。” “只有一種人永遠說真話,那就是死人。” “你越是想忘記,就越是記得清楚。” “最瞭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太多太多了,可以說,《東邪西毒》裏的每一句臺詞幾乎都可以在古龍的小說中找到原型,有很多就是原話。至於《東邪西毒》的獨特敍事方式就更不新鮮了,因爲古龍的小說一直就是這樣寫的。到了《楚留香》的最後一部《午夜蘭花》,這種手法達到了極至。全書的時空不停的交錯轉換,一會兒是令人喘不過氣的決戰,一會兒又是二十年後兩個不相關的人關於這場戰役的對話,而過一會兒又是另外一個人的回憶...全書從沒有正面描寫過楚留香,但又都是圍繞著他的。《東邪西毒》可謂得其精髓,即從不同人物的視角來反復描繪同一事件。當我向許多朋友推薦這部片子後,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王家衛一定受古龍的影響很大。其實,王家衛的風格從本質上講就是吸取了古龍的特點,只不過《東邪西毒》最明顯罷了。古龍筆下的英雄是同酒無法分開的,古龍自己也嗜酒如命,在《東邪西毒》中則有了那壇“醉生夢死”,以及那段關於“酒和水的區別”的對話。自然,說王家衛是天才就在於他把這一切用電影的手法表現得完美無缺。不論是攝影還是音樂,都宛如一個天才的信手塗鴉,每一個細節都閃爍著光芒。無怪周星馳在《大話西遊》中也要盜用一下《東邪西毒》的音樂和梁朝偉那段極cool的對白。

關錦鵬說他最喜歡的電影是《阿飛正傳》,因爲他“好明白其中的人物”。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我喜愛《東邪西毒》就是因爲我也好明白其中的人物。我能體會到那些人物的情感,我能明白“要想不被拒絕,就要先拒絕別人”的無奈。當歐陽峰心中淌著血幽幽的說道:“我曾聽別人說過,當你不能再擁有時,你最應該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當張曼玉悲痛欲絕的說著“以前認爲那些話很重要,因爲我覺得有些話說出來就是一生一世,現在想想也沒什麽吧,什麽都會變的..”;當人在天涯的盲劍客在臨死的一瞬間腦海中又閃過了那片他至死都沒能回去的桃花林;當精神已經分裂的慕容焉在幻覺中哀求歐陽峰“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你最愛的人是不是我,無論你心裏有多苦,有多麽的不情願,你都一定要騙我,不要讓我知道你最愛的不是我...”;當西毒黯然說道“我發現換成另外一種身份,那幾個字並不是很難說出口”....我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心在顫動。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事情的變多,每一次看《東邪西毒》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說看過千遍屬於誇張,但從94年到如今,我看《東邪西毒》的次數應該會有三十多遍吧。一部電影看成這樣多少會讓人覺得奇怪,當所有的情節,所有的對白都不再有新鮮感時,還有什麽能夠吸引我呢?其實這就是《東邪西毒》與其他影片不同的地方,它的魅力不在於情節,而是它所要表達的豐富的情感和人性,所以它不會過時。舉個例子,同樣一句格言,最初聽到的時候你或許不會有什麽感覺,但當你有了相關的經歷後,你對它的理解就會完全不一樣。這就是爲什麽“什麽都會變的”這樣一句看似平淡無常的話假影片中人物的口說出來能給我以恒久的衝擊。
馮小剛說他拍電影需要眼淚時,只需拿一瓶啤酒到一個無人的角落坐一會兒就行了,我猜他的心裏一定有一位曾令他心痛的女孩子。對於我,看一遍《東邪西毒》或許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因爲我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才會去看這部電影。 最後說一下片名,“東邪西毒”其實只是吸引人注意力的一個幌子,英文名“ashes of time”才真正體現了影片的內容,看過的人應該會有體會。而我對《東邪西毒》的偏愛,還出於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爲我開啓了另外一個嶄新世界的大門:歐陽峰徹底改變了我對當時給我的印象就是“程蝶衣”的leslie的看法,一切也就從那一年開始。 說了太多的《東邪西毒》,決不是要冷落其他片子。算起來,在我的心目中,我最喜愛的十個由leslie飾演的人物分別是:歐陽峰,阿飛,程蝶衣,顧家明,導演阿星,卓一航,何寶榮,,寧采臣,十二少,林超榮。 把《錦繡前程》裏的林超榮列進來連我也覺得有點奇怪,但他給我的印象確實難以磨滅,leslie很少演這種角色,但“林超榮”演得很好,至少我是這樣認爲。 《色情男女》裏不合時宜的導演阿星我覺得也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阿星和顧家明一樣,讓你覺得他們仿佛就是你的鄰居,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讓你感覺很親切,而且阿星是leslie所演人物中與愛情糾葛比較少的一個,可能由於影片被定位爲三級,讓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部多麽優秀的電影。 有必要說一下《九星報喜》,有人說它是“垃圾電影”,我倒不這樣認爲。歌曲就很好聽啊,還有那首改編了的“紅”。其實黃百鳴的賀歲片一直就沒有什麽內容,比如《大富之家》票房有三千多萬,《家有喜事》四千多萬,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大富之家》就比《九星報喜》有品位?倒也未必。 《星月童話》在日本的票房很好,在香港卻只有可憐的六百多萬,但並不出人意料,情節老套是致命傷。我第一次看也有點奇怪,李仁港到底想幹什麽呢?按理說這應該是一部商業片,但卻沒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節奏也較慢,倒像文藝片,兩頭不討好。在香港自然難有市場,我想由於是以日方投資爲主,也許這部電影就是拍給日本人看的吧,所以很投他們的胃口。前幾天看報,《星月童話》在國外的片商手中很搶手,或許真是這個原因。不過,leslie在電影中的扮相還是不錯的,一個心情落漠的臥底警探讓他演得很有味兒,影片的場景和音樂也都很漂亮,唯一的遺憾就是所有的情節我都能猜得出來。

《流星雨》不是特別成功,也再度讓我認識到導演才是一部電影的靈魂。leslie的演出已經盡力了,但依然沒有被提名。恐怕有一點原因就是片中的父子親情缺乏說服力,張之亮很多鋪墊都沒有做好,這體現在看電影的時候你會産生很多疑問,比方說,一個曾經那麽成功的經紀人,能力是無須多說的,還有以前的朋友願意幫助他,怎麽就會一蹶不振,窮困潦倒呢?張之亮沒能給觀衆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也使“明仔”和“阿榮”的感情大打折扣。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紅色戀人》中,“靳”的自首就是讓人難以理解,任你怎麽解釋也是如此。這也是我近期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leslie想要有新的突破的話,他必須慎重考慮一下合作的導演。其實leslie作爲一個演員還有很多事要做的,比如許鞍華,他還沒有合作過;而林嶺東以《高度戒備》爲代表的“陽剛電影”他也沒有涉足過。今年聽說他會拍爾東升,陳果和關錦鵬的電影,希望會實現,不要像上次嚴浩的《給戴妃的信》那樣,讓我空等一場。

leslie在電影中有很多瞬間深深的打動過我,我大概想了一下,列出其中的一些,做爲對這一部分的結束:《東邪西毒》一開場,歐陽峰在螢幕上只露出半邊臉,一頭長髮在風中徐徐飄動;怒氣未消的阿飛領帶松著,在“咚咚”的皮鞋聲中走到鏡子前梳了梳頭發,鏡中的眼神是慘白而冷酷的;顧家明和一班朋友高歌twist&shout的情景;偌大的太師椅緩緩的轉了過來,坐著的是低垂著頭的程蝶衣;醉熏熏的卓一航拾起一跟柳條,隨意的打倒了幾個人,嘴裏嘟囔了一句:好煩;《星月童話》的結尾,聽到熟悉的聲音,手裏夾著煙的家寶猛的一回頭,看到了曾經無比熟悉的那張臉;最後一個,何寶榮拉著黎耀輝出去晨練,那一幕,叫人忍俊不禁。

0 Comment:

Post a Comment

<< Home